2020年6月5日 星期五

[活動測試]你有什麼根距?(搭配單元:二上 畢氏定理)

相關文章:[學習單]你有什麼根距(搭配單元:二上 畢氏定理)

 小益老師前幾個星期分享他在國小教科書上設計的學習單,
一看到這份學習單時,
我就想到可以改編於國中二年級畢氏定理及平面上兩點的距離,
而動物喜歡的食物也讓我想到可以用不同地形搭配動物作為謎題主要的限制條件。
(註:小益老師的教學部落格以及粉絲專頁

小益老師設計的學習單
在初期構思時,
心中有兩個方向,所以在5月4日時在社群問了夥伴意見:
「共創構想。
那天看到小益在國小教科書的作品,
覺得可以應用在國中的畢氏定理及根式的部分,
目前想到的方向有兩個,都是以非洲草原的野生動物為主角。
地形有幾種:河流、草原、湖泊、灌木叢、懸崖、石堆、森林…等。
動物有幾種:獅子、鱷魚、兀鷹、蹬羚、牛羚、大象…等。
第一種設計是個人解謎學習單,
設計的方向是每隻動物有其移動起點及終點,
也有其可以經過與不能經過的地形。
(例如:蹬羚不能渡水,不能下懸崖;鱷魚只能在河流裡移動;
大象不能下懸崖也不能爬石堆…等)
只有草食動物及草食動物的路徑可以交叉或重疊,
肉食動物的路徑不能與肉食動物及草食動物重疊。
每種動物給定路徑長,
例如:大象從起點移到終點的路徑長要剛好等於4+根號20+根號8。
第二種設計是兩人對戰,
一人持紅子代表肉食動物,一人持綠子為草食動物。
每人有三張手牌,內容分別為整數或根式(長方形可形成之對角線長),
每次可以出一到三張牌,
並依牌面數字移動己方棋子。
紅方目標為吃掉所有草食動物,
綠方目標為突破重圍。
這兩種設計起來都要花很多時間,
所以我可能只能朝其中一條路來走。
大家比較喜歡哪一個呢?」

很多夥伴選擇第二種下棋的方法,
但其實我個人傾向獨力完成的解謎學習單。
昨天詢問我們班兩個程度比較好的孩子,
他們兩個也都喜歡單人的解謎學習單,
所以我就花了大約五六個小時的時間做出了這份學習單。

花了五六個小時測試重繪修正調整的手稿。

設計過程就是不斷的測試、塗改、調整,
我如果會電腦繪圖的話應該可以輕鬆很多。

前前後後修了好幾次

這份學習單的謎題任務:
1.十種動物各有其限定移動的區域(地形包含:河流、森林、石堆、草原、瀑布…)
2.畫出各動物的移動軌跡(軌跡皆為線段組合),使其長度恰為學習單上所示。
3.各動物的軌跡不能交叉或重疊。

參考解答。
有些動物的軌跡不是唯一解,但原則上變動不大。
這張謎題單對一般孩子而言會是不小的挑戰。

最後,特別感謝黃俊翔老師不斷幫我測試:
俊翔老師針對我最初版的測試路徑,跟我預想的完全不一樣。
第一版因為少了石堆與瀑布的限制,所以動物的路徑選擇太多,解謎難度較高。
俊翔老師針對我第二版的測試路徑,
有不少錯誤,但幫了我很多忙。
這大概就是最終版的樣子了,
接下來困難的是:如何將手稿變成漂亮的電子檔啦!

註:2020.11月 已經由郭欣芝老師的協助,
由他的畢業生(目前就讀於屏東高中美術班)洪婕妤完成地圖的繪製。
完成的版本可見此文的介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